沉睡中的我,被一只大手从袋子中取出,戴在了脸上。此刻的我还不知道,自己将面临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我是一枚医用口罩,目前正值中国的农历新年,但这一个国家正在经历一场由新冠病毒带来严重疫情的考验,我还不认识主人是谁,只是他的眉头从未舒展过。
我随主人走出了房间,一辆印着“消防救援”字样的车停了下了,两名身穿“火焰蓝”制服的人为所有乘车人员测量体温,并对车辆做消毒。主人叮嘱:“疫情期间,务必加强营区看管,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随后又说:“中队长,支队配发的防疫物资送过来了,马上组织登记入库,规范疫情期间保护的方法。”对方答到:“是!大队长。”此时,我的疑惑终于得到了解答,原来他是消防救援队伍的一名大队长,看来我以后也要改个称呼了。
车上卸下的东西里,有我熟悉的口罩、护目镜,更多的是不认识的装备。一转头,只见三列纵队疾步走来,口罩下难掩一张张面庞坚定刚毅、目光炯炯,他们身上的制服,就像正在燃烧的蓝色火焰。指挥员带队开始清点:“氧气呼吸器5具、空气呼吸器20具、移动供气源2台、一级防化服10套、二级防化服20套、消防护目镜35副……”这时,我用余光看到了整排的红色大门,里面停着一辆辆红色战车,后面架子上整齐地摆放着头盔和战斗服,每一件都赫然印着——河北消防廊坊支队。
大队长坐在办公桌前,认真翻看着疫情防控的相关文件。他将完成的《大队防控疫情期间相关工作方案》拖到“工作群”下并写到:昨天起,我市全体消防指战员已归建到位。支队针对疫情期间各项工作进行了具体详细的部署,请每名干部结合大队方案抓好落实。疫情给全社会和队伍内都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请大家在做好工作的同时保护好自身健康。” 一下午,大队长不停地打电话或视频通话,说着消火栓、灭火器、防火门、消防通道之类的词。每打完一个,他就在本子上做标记,我定睛一看,上面罗列了一二十家定点医院、发热门诊、隔离观察点、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及仓储物流的名字。
夜幕降临,大队长杯中的茶早已凉透。他手机震动起来,一下弹出二十几张照片,原来是指战员们手写的请战书,那些熟悉的名字上印着红彤彤的指印,我看到了大队长眼中夺目而出的泪水。他平复情绪后,一字字敲下了回复留言:同志们,你们的请战书我都认真阅读了。在国家和人民面对疫情的危难时刻,消防救援队伍作为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有责任有义务发挥专业优势,担负相应责任。你们的决心我会向支队上报。目前,保证辖区消防安全形势平稳,保证自身健康,就是最大的贡献!”
发送完成后,大队长拿出信纸,庄重有力的写下了“请战书”几个字……夜深了,他依然在奋笔疾书,眼睛里闪烁着点点星光,勇敢而坚毅。
早饭后,大队长动身去定点医院检查,面对中队长迟疑的眼神,他说:“定点医院是廊坊唯一的收治点,是患者的希望,更是全市百姓关注的焦点,不能因为消防安全给医疗工作添乱!”。雪天路滑,车辆缓慢行驶到医院,大队长和中队长换上全套防护装备走了进去。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液的味道,医护人员“全副武装”行色匆匆,到处充满紧张压抑的气氛。我感受到大队长的心跳加快,鼻尖出汗,嘴唇抿起。我突然明白了他们是怎样的一群人,即使面对危险,也会选择使命和责任。而我,更要拼劲全力抵抗病毒,保他平安。
大队长把所有开放区域检查了一遍,还不停叮嘱:“消火栓都要有充足水压,灭火器都要在正确位置,手报按钮要实现联动,疏散通道一定要畅通无阻。”在消防控制室,他调出重症监护室、隔离区的监控视频,逐个点位交待需要注意的几点:“不断电部位要严看死守,医护人员要熟知火灾自救互救知识,察觉缺陷要通过消防安全巡查管理系统及时反馈。”返回路上,他又交待道:“按照支队要求,结合真实的情况修订完善预案,尽快组织实操演练。”
中午,大队长来到食堂和战友一同包起饺子。谈笑间,我发现他耳后已被磨破了皮。在这场战役里,消防员和白衣天使一样,都是逆行的勇士,不惧危险、守护平安,可以让我们最崇高的尊敬。
下午天气转晴,训练场传来阵阵轰鸣,一幅火热景象。一辆看上去很特殊的消防车停在院子里,还摆放了各类我不认识的装置。中队长下令:“假设新冠病毒肺炎患者在某医院需要转运救援,指挥中心调派我站攻坚组出动。请根据支队疫情处置机动队模拟演练标准,开展实操推演!”
接到命令,消防指战员们立即行动,着装、登车、侦察、警戒、处置、洗消,每处环节一丝不苟。
防化洗消消防车、简易洗消装置、单人洗消帐篷……这些高科技的车辆和装备,形成了抵抗病毒的钢铁屏障。推演圆满结束,大队长却抛出三个问题:“没有医护人员在场的情况下,转运患者时如何对其进行相对有效防护?”“在不同的等级防护下,使用空气呼吸器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几点?”“设置洗消站时要考虑哪些要素?”
一时间,队伍鸦雀无声,大队长打破了沉默的局面:“结合前期支队各项示教示范,我说下自己的想法供参考:让患者使用他救面罩甚至把自己的面罩给他,都是不安全的行为;在有感染病人的前提下发生火灾,空气呼吸器实际使用要短于理论时间;洗消站应设立在操作区的上风或侧上风方向,还应考虑洗消废液的收集处理。”接下来他用理论结合实际说了许多专业的消防知识,讲解了定点医院最新的防火示意图。
最后他说:“这场疫情也是对消防救援队伍的一次考验,如何用我们的装备开展针对性救助,这是值得所有人认真思考、严肃对待的大事!”“明白!”队伍的回答响彻操场。回到办公室,大队长把我摘下叠好放进袋子,这是我第一次看清他的脸,略显倦容却难掩正气。再见主人,我的战友会继续守护你的健康,相信等春光烂漫时,所有人都能摘下口罩尽情呼吸,幸福相聚。
这就是我,一枚口罩的战地日记,我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却激情充实。我的主人是廊坊市全体消防指战员的代表,也是河北省2万余名消防救援人员的缩影。面对疫情他们心系百姓、众志成城,投身处置疫情救援最前线,为医疗机构和涉疫企业筑起坚不可摧的防火屏障。当我最后燃烧时,闪耀的一定是火焰蓝的光芒,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消防指战员一同,谱写着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忠诚之歌!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交通广播记者 宗锐 通讯员 河北省廊坊市消防救援支队 尤伟光。
庚子年正月初三下午,多云。沉睡中的我,被一只大手从袋子中取出,戴在了脸上。此刻的我还不知道,自己将面临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我是一枚医用口罩,目前正值中国的农历新年,但这一个国家正在经历一场由新冠病毒带来严重疫情的考验,我还不认识主人是谁,只是他的眉头从未舒展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