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的各类帐篷,如户外野营类帐篷,休闲类帐篷,工程类帐篷等具有功能侧重性较强,兼容使用性较差的特点,没有一款较合适自驾游旅行的多功能帐篷。常用的户外野营类帐篷如公开(公告)号:CN205063519U一种弹簧式自动帐篷,“包括篷布和帐篷骨架,所述篷布由所述帐篷骨架支撑,所述帐篷骨架包括短骨杆,所述短骨杆上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上部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内部靠近短骨杆的顶部设有卡扣,所述短骨杆的顶端设有发散型的数根主支撑杆,所述主支撑杆上设有连接件,所述固定套与数根副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副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支撑杆的连接件连接。采用伞架式弹簧自动杆,摒弃以往的拉绳费力设计,只需轻松压下短骨杆的顶端,使弹簧压缩,即可轻松打开帐篷,无需手动拉拽,只需稍微提一下短骨杆,使弹簧松弛,即可轻松收起帐篷”。该帐篷虽然在野营使用时收展轻松,满足自驾游旅行随车小体积便携和快速搭拆的要求,但该帐篷存在使用空间过小过低,不方便在帐篷内餐饮、聚会、娱乐休闲等多功能需求的问题;同时存在结构强度较低的问题。其次,常用休闲类帐篷如:公开(公告)号:CN103233609B的一种折叠帐篷,“它包括帐篷架、覆盖在帐篷架上的篷布,帐篷架包括顶架、至少三根腿管以及至少三个屋檐架,每个屋檐架的两头分别与相邻的两根腿管相连接,屋檐架至少有一个为第一屋檐架,第一屋檐架包括两根第一屋檐管、两根屋檐支撑管,第一屋檐管的一端相互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邻近的腿管相转动连接,第一屋檐管的一端高于其另一端,屋檐支撑管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屋檐管的中部另一端可滑动且可转动地连接在腿管上并对第一屋檐管构成支撑”。该帐篷虽然满足了较大空间和一定的快速搭拆功能,整体强度也较高。但架杆收拢时体形依然过大过长、且无保护包装,不方便自驾游车辆后备箱内携带;因本身的设计用途不同不便于作为野营帐篷使用。其它如工程类施工类帐篷空间较大,架杆强度也更高,但无法快速搭拆且体积过大不方便自驾游车辆携带。通过一系列分析,以上各类帐篷无法完全解决作为一款自驾游旅行帐篷所需要具有较大的使用空间,能够很好的满足旅途中在帐篷内餐饮、聚会、娱乐、休闲,以及露营等活动需求,兼顾作为休闲帐篷和野营帐篷的综合使用功能,需要拆解后较小的包装体积方便车辆后备箱携带,需要简捷快速的搭拆方式实现旅途中随停随搭,即拆即走的车边帐功能,需要同时还需要满足频繁搭拆的耐用性和结构强度等问题。
为了解决自驾游帐篷需具备较大的使用空间,兼顾作为休闲帐篷和野营帐篷的综合使用功能,拆解收拢后较小的包装体积方便车辆后备箱携带,简捷快速的搭拆方式,同时还满足频繁搭拆的耐用性和结构强度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套集装式多功能帐篷解决方案。采用硬质架杆,设置架杆滑动组合铰链机构;设置嵌入式折叠结构,角箱组合箱体结构,箱柱合一结构等,将帐篷框架、篷布集装到一个包装箱体内实现小体积便携,使用时为四柱框架结构的多功能帐篷,具有人们正常直立活动的高度空间和较大的使用面积,实现快速塔拆的功能等满足自驾游旅行等户外活动的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集装式多功能帐篷分为架杆框架、组合箱体和功能篷布三部分。采用硬质架杆组成的框架,以中柱为中心,呈十字的四边架杆与中柱进行铰接,架杆设置H形槽、滑销、滑槽、交叉定位插销等构成滑动组合铰链机构,形成组合力臂构成稳固的四柱拱形框架结构,架杆上设置屋檐抻杆向四周拓展使用空间;设置架杆的相互嵌入式折叠组合结构进一步减小体积;呈十字对边设置四只角箱,四只角箱组合成八方体的帐篷包装箱体;设置箱柱合一结构,角箱与边柱固定连接,展开时作为延长边柱,角箱内设置抽出式延长角箱逐步提升边柱的使用高度;箱体内部预留出空间和折叠架杆之间的间隙作为篷布的收纳空间;设置多款功能篷布满足多功能选择使用的需要。
上述集装式多功能帐篷,所述架杆框架和组合箱体结构的设置,架杆主要由边柱、中柱、中柱拉杆、上支杆、下支杆、推杆、屋檐抻杆构成,四边架杆以中柱为中心呈十字构成框架。设置边柱上、下转轴孔和边柱上、下转轴,边柱下端设置挂孔;设置工字型中柱,中柱四边设置上、下转轴孔和中柱上、下转轴,上转轴孔呈横向加宽加强设置;中柱拉杆设置成窄形,中段位置设置挂孔,一端设置转轴孔,一端设置横滑销,横滑销两头设置锁紧螺母;上支杆设置H形槽和推杆横滑槽、拉杆横滑槽,两端设置转轴孔,一端的转轴孔为横向加宽加强设置;下支杆设置H形槽,中段位置设置挂孔和交叉定位销孔,两端设置转轴孔;上支杆与下支杆间设置拉杆间转轴;推杆设置成窄形,中段位置设置交叉定位销孔,一端设置转轴孔,一端设置横滑销,横滑销两头设置锁紧螺母,靠近转轴孔端设置抻杆转轴孔和抻杆转轴;屋檐抻杆一端设置转轴孔,一端设置多组挂孔。组合箱体主要由角箱、延长角箱和端盖构成。角箱顶部设置角箱上端板,上端板上设置挂孔;角箱内侧设置抽出式延长角箱,延长角箱上设置延长滑槽,底端设置角箱下端板,下端板上设置挂孔,地钉孔和胶垫,角箱和延长角箱两侧设置多用途孔;角箱外侧设置边柱螺栓和延长调节螺栓,边柱螺栓和延长调节螺栓上安装有角箱带扣;端盖设置上、下通用端盖,端盖四角设置一体式端盖带扣。
上述集装式多功能帐篷,所述架杆框架、组合箱体结构的连接,边柱下转轴孔与下支杆一端转轴孔通过边柱下转轴铰接,边柱上转轴孔与推杆转轴孔通过边柱上转轴铰接,下支杆H形槽端转轴孔与上支杆H形槽端转轴孔通过拉杆间转轴铰接,推杆横滑销安装到上支杆的推杆横滑槽内。由边柱、下支杆、推杆和上支杆构成边柱四杆滑动组合铰链。上支杆的一端转轴孔与中柱上转轴孔通过中柱上转轴铰接,中柱下转轴孔与中柱拉杆转轴孔通过中柱下转轴铰接,中柱拉杆横滑销安装到上支杆的拉杆横滑槽内。由中柱、中柱拉杆、上支杆构成中柱三杆滑动组合铰链。边柱滑动组合铰链与中柱滑动组合铰链组合成框架一边的架杆组,以中柱为中心铰接四边的架杆组构成架杆框架。每边架杆组能够独立收展实现框架逐边展收的搭拆方式。屋檐抻杆转轴孔与推杆抻杆转轴孔通过抻杆转轴铰接。角箱与边柱通过边柱螺栓连接固定,作为包装箱体和延长边柱,实现箱柱合一功能,架杆框架和角箱连接构成四柱帐篷框架。四边的角箱随架杆折叠回收聚合在一起组合成八方体包装箱体。角箱内置的抽出式延长角箱通过滑槽抽出逐步提升边柱的使用高度,并通过调节螺栓进行高度调节和固定。
上述集装式多功能帐篷,所述帐篷框架的搭设,按顺序逐边展开,向外拉动角箱,边柱四杆滑动组合铰链和中柱三杆滑动组合铰链同时展开,推杆横滑销和拉杆横滑销在横滑槽内从一端向另一端滑动,以支杆间转轴为圆心反向折叠上支杆和下支杆,把推杆上段从下支杆上方,通过上支杆和下支杆的H形槽间穿过转移到了上支杆和下支杆的下方,推杆横滑销滑动至上支杆推杆横滑槽的底部顶住;此时,推杆与下支杆形成交叉,两杆上的交叉定位销孔开始对应,选择正真适合的定位销孔穿上插销将两杆固定住,边柱、推杆、下支杆、上支杆组成的边柱四杆滑动组合铰链构成双三角形边柱支撑;中柱拉杆横滑销滑动至上支杆拉杆横滑槽的底部位置顶住,上支杆、中柱、中柱拉杆组成的中柱三杆滑动组合铰链构成三角形中柱支撑结构;边柱四杆滑动组合铰链构成的双三角形边柱支撑结构和中柱三杆滑动组合铰链构成的三角形中柱支撑结构,构成了稳固的单边架杆组结构,是构成稳固框架的基础。展开推杆上的屋檐抻杆靠至角箱上构成支撑,逐步扩大帐篷的使用面积;长时间使用时可以锁紧推杆横滑销和拉杆横滑销两头的锁紧螺母进行加强固定。将角箱内的延长角箱依次抽出,锁紧调节螺栓立于地面,角箱和架杆就构成帐篷的四柱框架。角箱下端板设置有防滑胶垫,立于地面就可以使用,软地面搭建时或不良天气里可在角箱下端板的地钉孔内加固地钉。
上述集装式多功能帐篷,所述推杆和下支杆的交叉定位销孔能够准确的通过需要设置多组,不同的交叉定位销孔位置可以调节框架的高低和使用面积,因为架杆的仰角高低和地面使用面积的改变会对篷布产生相应的改变,所以,交叉定位孔根据自身的需求设置常用的位置即可。通过架杆的组合铰接,设置的H形槽、交叉定位销孔、横滑销和横滑槽构成了架杆滑动组合铰链机构,实现架杆的快速收展和框架的大跨度空间,解决了自驾游旅行中需要帐篷具有快速搭拆和较大空间的问题。
上述集装式多功能帐篷,所述加强帐篷框架强度的措施,中柱上转轴孔与上支杆转轴孔的加宽加强结构设置,及铰接转轴的加长加强设置,增加了以中柱为中心框架结构的强度和稳定能力;使用中借助内、外篷布的拉力加强架杆框架的稳定性;可通过边柱挂孔连接边柱间加强绳索增加架杆框架的稳定性等措施。硬质架杆机构的设置和多重加强措施都增强了帐篷的使用强度,解决了自驾游旅行帐篷需要具有一定耐用性和强度的问题。
上述集装式多功能帐篷,所述帐篷框架的折叠回收,按顺序逐边收回。先收回屋檐抻杆,屋檐抻杆通过抻杆转轴与推杆折叠重合一起;松开延长调节螺栓,收回延长角箱;若锁紧了推杆横滑销和拉杆横滑销,松开螺母;拨出推杆与下支杆的交叉定位插销解开双三角形支撑,以支杆间转轴为中圆心折叠上支杆和下支杆,将交叉于下支杆和上支杆下方的推杆上段,通过上支杆和下支杆的H形槽转移回到下支杆的上方,推杆横滑销和拉杆横滑销在横滑槽内向另一端滑动,边柱四杆滑动组合铰链和中柱三杆滑动组合铰链逐渐平行收拢相互嵌入折叠在一起收回到角箱中,推杆与屋檐抻杆一并折叠嵌入到边柱、下支杆、上支杆槽内,中柱拉杆一端折叠嵌入到上支杆槽内。四边角箱以中柱为中心靠拢组合成一个八方体的组合箱体,盖上箱体的上、下端盖即完成整个拆收工作。端盖具有将组合箱体从上、下两端固定和封装的作用。端盖带扣与箱体上的角箱带扣通过软扁带连接绑紧固定,组合箱体上、下两端的角箱带扣通过软扁带连接形成背带和提手,方便携带和搬动。帐篷架杆滑动组合铰链机构和嵌入式折叠结构设置,减小了结构体积,结合组合箱体的结构设置解决了帐篷小体积随车携带和保护包装的问题。
上述集装式多功能帐篷,所述功能篷布与帐篷框架可以配套多款选择使用,常用的有: 1、休闲亭式篷布;2、风雨包围式篷布;3、野营全封闭式篷布等。休闲亭式篷布和风雨包围式篷布可归纳为外帐,安装于框架的外侧,通过挂钩或绳扣与框架上的挂孔连接,实现遮阳、遮雨、挡风的功能。休闲亭式篷布可设置为半遮蔽式,即只需要帐篷的上顶部,四周通过屋檐抻杆展开,形状象亭子一样,实现遮阳、遮雨功能,满足亭内餐饮、娱乐、聚会活动等;风雨包围式篷布设置为四周全遮蔽式,实现遮阳、遮雨、挡风的功能,四周篷布也可根据自身的需求拉起转变成亭式帐篷。野营全封闭式篷布除实现遮阳、遮雨、挡风的功能外,还需要具备防潮保暖,防止蚊虫的功能,所以野营全封闭式篷布还需增加一体的地垫、通风纱窗和帘门。野营全封闭式篷布安装于框架内侧,通过挂钩或绳扣与框架上的挂孔连接。三种篷布还可以内、外帐组合使用,增加帐篷的防风、隔热、保暖功能。多款功能篷布的配套使用解决了自驾游旅途中在帐篷内餐饮、聚会、娱乐、休闲,以及露营等活动的多功能需求问题。
上述集装式多功能帐篷,所述组合箱体内篷布的收纳在结构设置时预留出了空间。组合箱体内四组架杆折叠成以中柱为中心的十字形结构,中柱下方形成空间;四组折叠架杆相邻间形成空间;下支杆与边柱铰接的边柱下转轴孔采用向内偏移设置,下支杆折叠后外侧与箱壁间留出空间;需钩挂篷布的上支杆和下支杆间设置折叠后杆间预留间隙。以上箱体内预留出的空间和间隙作为篷布随框架一起折叠回收的位置,或篷布单独回收时的收纳位置。
上述集装式多功能帐篷,所述功能篷布的拆收可采用与帐篷框架分散拆收和组合拆收两种方式。分散拆收,即采用框架与篷布拆分收纳的方式,篷布单独折叠后放入箱体内。组合拆收可将钩挂在框架上的篷布,随框架的折叠一同收纳。帐篷的架、帐一体式的展收方式进一步提升帐篷的搭拆速度。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针对性地吸取了野营类帐篷的快速使用功能优点,解决了空间过小和强度过低的问题;吸取了休闲类帐篷和工程类帐篷硬质架杆高强度、大空间的优点,也解决了架杆和帐篷折叠回收集成封装减小体积的问题。“四边八方”的组合箱体结构实现帐篷的保护包装,提高了帐篷的整体便携性;滑动组合铰链机构,嵌入式折叠结构,箱柱合一结构设置有效减小了帐篷的结构体积便于随车携带;帐篷框架逐边展收的搭拆方式实现帐篷单人轻松快速搭拆;篷布与架杆同展共收设置进一步提升了帐篷的搭拆速度;硬质架杆有充足的使用强度要求,同时能实现了帐篷具有较大使用空间;多款内、外帐的选择使用设置满足了自驾游旅行等户外活动中多功能使用需求。集装式多功能帐篷应用限制范围广泛,不光是作为自驾游车边帐的使用功能,还可普遍的应用到户外休闲、野营、工程抢修、广告宣传、临时车棚等领域。
图中1、边柱,2、下支杆,3、推杆,4、上支杆,5、中柱,6、中柱拉杆,7、屋檐抻杆,8、边柱上转轴,9、边柱下转轴,10、抻杆转轴,11、下支杆H形槽,12、下支杆2 号定位孔,13、推杆2号定位孔,14、下支杆1定位孔,15、推杆1号定位孔,16、插销, 17、支杆间转轴,18、上支杆推杆横滑槽,19、上支杆拉杆横滑槽,20、推杆横滑销,21、拉杆横滑销,22、中柱上转轴,23、中柱下转轴,24、挂孔,25、角箱,26、角箱上端板, 27、延长角箱,28、角箱下端板,29、延长滑槽,30、地钉孔,31、胶垫,32、边柱螺栓, 33、延长调节螺栓,34、箱端盖,35、端盖带扣,36、角箱带扣,37、加强螺栓,38、外帐, 39、内帐。
如图2所示,帐篷架杆主要由边柱1,下支柱2,推杆3,上支杆4,中柱5,中柱拉杆6,屋檐抻杆7构成。边柱1的下转轴孔与下支杆2一端转轴孔通过边柱下转轴9铰接,边柱1 的上转轴孔与推杆3转轴孔通过边柱上转轴8铰接;下支杆2的H形槽端转轴孔与上支杆4 的H形槽端转轴孔通过拉杆间转轴17铰接,推杆3的推杆横滑销20安装到上拉杆4的上支杆推杆横滑槽18内,边柱1、下支杆2、推杆3、上支杆4的构成边柱四杆滑动组合铰链;上拉杆4的一端转轴孔与中柱5的上转轴孔通过中柱上转轴22铰接,中柱5的下转轴孔与中柱拉杆6转轴孔通过中柱下转轴23铰接,中柱拉杆6的拉杆横滑销21安装到上支杆4的上支杆拉杆横滑槽19内,中柱5、中柱拉杆6、上支杆4的构成中柱三杆滑动组合铰链机构;屋檐抻杆7转轴孔与推杆3抻杆转轴孔上通过抻杆转轴10铰接。
架杆展开时,由边柱1、下支杆2、推杆3和上支杆4的组成的四杆滑动组合铰链与由中柱5、中柱拉杆6、上支杆4的组成的三杆滑动组合铰链展开,推杆横滑销20和拉杆横滑销21分别在上支杆推杆横滑槽18和上支杆拉杆横滑槽19中,从一端向另一端滑动并最终顶住滑槽底部。当推杆横滑销20在上支杆推杆横滑槽18中滑动的过程中,反向折叠上支杆4和下支杆2,推杆3的上段从下支杆2的上方,通过下支杆H形槽11和上支杆4的H 形槽之间转到了下支杆3和上支杆4的下方,推杆3与下支杆2形成交叉状,选择推杆3和下支杆2上对应的一组交叉定位销孔插入插销16固定,边柱1,下支杆2,推杆3,上支杆 4形成两个三角形结构边柱支撑。下支杆1定位孔14和推杆1号定位孔15为一组,下支杆 2号定位孔12和推杆2号定位孔13为一组,两组或多组的交叉定位销孔设置,可以将架杆通过改变仰角实现不同的框架高度和使用面积。中柱5,中柱拉杆6,上支杆4同时也构成三角形中柱支撑。双三角形边柱支撑结构和三角形中柱支撑结构构成单边架杆组的稳定结构。需要更加稳固的结构时可将推杆横滑销20和拉杆横滑销21两端的锁紧螺母旋紧。需要拓展帐篷四周使用空间时,打开推杆3上的屋檐抻杆7至角箱25上成支撑,将篷布伸开构成拓展屋檐。展开后的架杆框架如图1所示。
如图3所示,为单边架杆折叠状态;如图4所示,为四边架杆折叠状态。屋檐抻杆7通过抻杆转轴10与推杆3折叠重合一起;推杆3与屋檐抻杆7一并折叠嵌入到边柱1、下支杆2、上支杆4槽内;中柱拉杆6一端折叠嵌入到上支杆4槽内,中柱5与上支杆4、边柱1平行靠拢在一起,四组架杆以中柱为中心收拢完成折叠回收。
如图5所示,角箱25上端与边柱1通过边柱螺栓32固定在一起作为延长边柱使用,角箱25 内设置抽出式延长角箱27逐步提升边柱的使用高度。延长角箱27通过其上的延长滑槽29 和延长调节螺栓33调节伸缩长度和位置固定。当延长角箱27抽出至调节极限时,如图6和 7所示通过延长调节螺栓33做固定外,还可以在角箱和延长角箱两侧重合的多用孔中加装加强螺栓37加强固定。
如图9和图10所示,组合箱体由角箱25、延长角箱27和端盖34构成。架杆框架和篷布折叠回收到角箱25中,四边的角箱25以中柱(5)为中心合拢形成八方体组合箱体,将架杆、篷布完全包装在箱体内。如图8所示,组合箱体由端盖34从上、下两端做固定和封闭。端盖34与箱体可用软扁带通过端盖带扣35和角箱带扣36拉紧固定。用软扁带连接上、下两端的角箱带扣36可形成背带和提手,方便包装箱体的携带和搬动。组合箱体内边柱1与下支杆2采用偏移铰接设置,下支杆2与角箱25之间形成预留空间;相邻架杆之间形成空间;中柱5之下四边架杆之间形成中部空间,需钩挂篷布的上支杆4和下支杆2间设置折叠后杆间预留间隙,如图4所示。预留出的空间和间隙作为篷布随框架一起折叠回收的位置,或篷布单独回收时的收纳位置。
帐篷根据自驾游旅行满足餐饮、娱乐、聚会、休闲、露营等多功能要求,设置各类功能篷布,如图11所示为帐篷框架配套外帐38的休闲篷布使用示意图;如图12所示为帐篷框架配套外帐38的休闲篷布和内帐39的露营篷布的双层使用示意图。篷布通过挂钩或绳扣与框架的挂孔24连接。篷布与帐篷框架依据使用功能更换外帐38、内帐39篷布,常用款可随框架一起折叠展收提高帐篷的搭拆速度。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 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 2. 超硬陶瓷材料制备与表面硬化 3. 规整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
1: 建筑节能 绿色建筑能耗的模拟与检测(EnergyPlus);建筑碳排放和生命周期评价;城市微气候、建筑能耗与太阳能技术的相互影响;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空间回归方法用于城市建筑能耗分析;不确定性、敏感性分析和机器学习方法应用于建筑能耗分析(R);贝叶斯方法用于城市和单体建筑能源分析 2: 过
1.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设计 2.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及制造 3.专利布局及规避策略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