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上海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为全世界企业的焦点。“中国市场不仅体量庞大,也有更多消费者追求更健康的饮食,相信我们的产品会得到认可。”新加坡食品企业La-lynn首席执行官兰基里在接受新加坡《联合早报》采访时表示,希望能够通过进博会在中国找到合作伙伴。抱有这种心态来参加进博会的还有来自154个国家和地区的3400多家参展商。5日,他们带着自己最具特色、最优质的产品汇聚于上海,上午开幕式结束后仅半天,他们展台前咨询的客户就络绎不绝。
2018年以来,进博“朋友圈”逐步扩大。中美洲国家洪都拉斯在今年3月与中国建交后就在进博会亮相,并成为主宾国之一。尽管首次参展,但《环球时报》记者5日在现场看到,洪都拉斯的展区面积可不小。展区张贴有该国的宣传语“你的,自然的”,体现出洪都拉斯产品的“纯天然”特色。据展区工作人员介绍,甜瓜、可可和雪茄都是洪都拉斯此次的主推产品。
位于非洲西海岸的几内亚比绍素有“热带水乡”之称,该国也在今年首次参加国家综合展。几内亚比绍ECCA公司负责人卡琳通5日向《环球时报》记者展示了腰果、腰果饼干、腰果饮料等产品,并表示“几内亚比绍是世界上最大的腰果原料生产国之一,每年向中国出口很多腰果”,他们盼望与中国保持友谊、继续合作。除了向中国消费者推销本国腰果,几内亚比绍此次还派出商业部部长参会,希望吸引中企投资该国的石油等矿产资源。
另一个非洲国家贝宁已是进博会“回头客”,但此次却带来了一款吸引眼球的新品——贝宁甜面包菠萝。今年9月,中贝两国签署协议,贝宁菠萝正式获得中国检疫准入。站在摆满甜面包菠萝的展台前,来自贝宁投资和出口促进局的工作人员滔滔不绝:“这是贝宁种植最多,但在全球独一无二的品种。它的外形细长,果肉呈白色。不仅美味健康,并且富含营养……”
同样首次将新水果带到进博会展台的还有厄瓜多尔,该国麒麟果首次获得中国海关总署批准入华销售。记者在展台上看到,麒麟果外表像是一颗黄皮火龙果,果肉呈白色透明状。作为厄瓜多尔的特产,麒麟果也被称为“长在树上的冰糖燕窝”,比普通火龙果甜度更高。
无论是新朋还是旧友,都可以感觉到疫情后进博会首次全面恢复线下办展的热闹与火爆。本届进博会开幕式于5日上午10时开始,8时左右媒体中心就已“一座难求”。不仅是国内记者,来自全球各地的同行们也早早来占座。突尼斯记者拉比斯对《环球时报》记者感叹道:“我已经很久没有参加过如此大规模的活动了。”此外,组委会在新闻中心设置的100多个临时储物柜被记者全部“用光”,这是《环球时报》记者参加前几届进博会从未遇到过的情况。
不仅媒体记者蜂拥而至,很多跨国企业高管也首次参加进博会。以果蔬产品闻名的都乐生鲜集团曾多次参展,但该公司全球总裁泽野井诚却是第一次出席进博会。“这次来进博会让我大开眼界,不仅面积大,人还很多。”泽野井诚5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疫情让线年,因此他们更珍视进博会这样的机会,希望能借此让生产商和消费的人逐步加强互动。
尽管刚开幕,但已有参展商取得收获。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5日下午在探馆香港企业展台后告诉《环球时报》等媒体,此次有超过300家香港企业参展进博会,其中一些企业已经获得订单或合同。《环球时报》记者发现,上午的开幕式结束后不久,不少企业的展台已经迎来一波接一波的客户。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也将此次进博会视为加深与中国商业联系的又一绝佳平台,柬埔寨、斯里兰卡等伙伴国家都携本国特色产品亮相本届进博会。奥地利通讯社旗下OTS新闻网报道称,进博会还通过免费摊位、建设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将最优质的产品引入中国市场。
伊朗记者米哈尔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进博会为世界带来了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促进自由市场的平台,“我认为这样的平台是全球首创的,它将给发展中国家和一些相对贫困的经济体带来很好的发展机遇。”
斯里兰卡是最早欢迎并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在这一倡议下建设的多个基础设施项目有力助推了当地民生和经济发展,这也令斯里兰卡商贸界越来越相信“中国机遇”带来的非消极作用。在斯里兰卡国家馆,正在布置展台的红茶展商和记者说,他对本届进博会十分期待,“‘一带一路’倡议为我们的红茶带来很好的销路,我认为上海进博会是一个为大家带来解决方案的平台,来自全世界的人共同商讨商业机会,我们的红茶将会变得更知名。”他还和记者说,不少斯里兰卡的茶商年年参加进博会,已经从最初的不懂中文变成了“中国通”。
进博会不仅是外商寻找中国机会的窗口和平台,也是中企连接世界的机会。记者4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进博会期间,中国石化最重要的一项合作是入股了全球最大天然气田卡塔尔北部气田扩能项目二期,并签署了合作协议,未来27年,他们每年将从卡塔尔能源公司进口300万吨液化天然气。
“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参加这样规模的展会。”兵器工业集团旗下北方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克罗地亚塞尼风电项目的克方员工和记者说,塞尼之前是一个电力长期依赖进口的小城,现在拥有了先进的电力基础设施,不但实现了电力自给自足和经济发展,还成了克罗地亚发展绿色经济、实现能源转型的典范。
【环球时报赴上海特派记者 赵觉珵 王冬 环球时报驻德国、新加坡特约记者 青木 辛斌】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农民增收的关键。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产业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支撑作用更加凸显。
2023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0.2%、66.6%和55.0%,以修正总吨计分别占47.6%、60.2%和47.6%,三大指标国际市场占有率均保持世界第一。
据悉,王双明院士团队长期致力于推动富油煤资源研究,坚持主张要“降煤、稳油、增气”。此后,该团队又建成了世界第一个富油煤地下原位热解采油示范工程,并成功地将富油煤中蕴藏的煤焦油开采出来,最大限度实现了富油煤资源的“取氢留碳”。
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辉瑞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平台,将自动化实验和AI(AI)相结合,以预测化学物质如何相互反应,从而加速新药的设计过程。
根据1月11日发表于《通讯-生物学》的一项研究,科学家在5名古人类身上发现了一些已知最早的性染色体综合征病例。通过对古代DNA进行测序,研究人员之前发现了两名染色体数量不标准的古代人,这中间还包括一名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婴儿。
据近期《细胞干细胞》杂志报道,荷兰胡布雷希特研究所研究小组制造了第一个人类结膜的类器官模型。从长远来看,新模型甚至有可能为眼部烧伤、眼癌甚至遗传病患者制造替代结膜。
酵母是一种有机体,在黑暗中发酵,暴露在阳光下可能会阻碍甚至破坏这一过程。由于液泡功能与细胞衰老有关,团队还发起了合作项目,以研究视紫红质蛋白如何能减少酵母中的衰老效应。
记者15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截至1月15日上午10时,我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已为全球用户成功完成33871个运算任务。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杜江峰院士、王亚教授等人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提出基于信号关联的新量子传感范式,实现对金刚石内点缺陷的高精度成像,并实时观测了点缺陷的电荷动力学。研究团队基于自主发展的氮—空位色心制备技术,可控制备出相距约200纳米的3个氮—空位色心作为量子传感系统,通过对随机电场探测展示了这种新的量子传感范式。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近日在美国《当代生物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确认的一块皮肤化石碎片是目前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动物皮肤化石,比此前的发现至少早1.3亿年。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褚衍辉研究团队通过多尺度结构设计,成功制备了兼具超强力学强度和高隔热性的高熵多孔硼化物陶瓷材料。研究团队制备出的这种高熵多孔硼化物陶瓷材料,其优异性能源于“三宝”,即微观尺度上构筑的超细孔、纳米尺度上强晶间界面结合,以及原子尺度上严重晶格畸变。
记者日前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获悉,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成功研发出首款国产化新型视频高光谱与点云“图-谱合一”传感器。
《自然·化学工程》创刊号1月12日发表一项研究,报道了一个能对蛋白质进行工程改造的、由AI(AI)驱动的全自动机器人。最好的策略是,不在这些重复又费力的工作上和人工智能比高低,而是腾出精力在更富创造性、思想性的工作上,展现人类独特价值。
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获悉,日前,该院新增的5项基于北斗的远程时间频率校准与测量能力通过国际评审,相关结果在国际计量局关键比对数据库中发布,标志着基于北斗的远程时间频率校准与测量能力首次获得国际互认。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2023年知识产权有关数据,引发全社会广泛关注。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作为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核心要素,知识产权的作用更加凸显,其规模、结构、质量必然的联系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标的实现。
已是深冬时节,晚上10时半,清冷的月光打在地上,南京农业大学校园一片静寂。树影摇曳间,一位老者沿着小径,打着手电筒缓步前行。他叫盖钧镒,今年88岁,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主任,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名研究大豆的院士,学生们都喜欢叫他“大豆院士”。
大众汽车则展示了首批将AI大语言模型ChatGPT融合到现有IDA语音助手功能的车型。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算力发展指数白皮书(2023年)》,我国智能算力增长迅速,增速为72%,在我国算力中占比达59%,成为算力迅速增加的驱动力。
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出现,为通用AI的实现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极大的提升了人工智能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
至今,长光卫星已成功实现了“百星飞天”的阶段性目标,并逐步成为全世界重要的航天遥感信息源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