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山市坚持新发展理念,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完善窗口功用,提高服务效能,继续标准事业单位挂号处理。
窗口服务“标准化”。一致将市、县(区)事业单位挂号处理局调整为编办内设组织,将各类机关事业单位申就事项及咨询服务归入一个“窗口”,完成一致受理及回复。印发服务指南,列明各项事务处理依据、请求条件、申报资料、处理流程,便利就事单位及时把握服务信息。强化监督服务,树立投诉举报电话和党员示范岗,提高作业质效。
处理事项“流程化”。整理简化申办要件和处理环节,对状况复杂、需进一步检查的事项,向请求单位阐明理由、奉告延伸时限,并按程序报批;对无不良信誉记载单位呈现申报资料不全的,在不影响后续检查和判别的状况下,施行“容缺受理”;对网上提交就事请求未及时检查就事状况的,当令电话告诉;对资料不全或不符合“容缺受理”条件的,一次性奉告需补正资料。
网上服务“快捷化”。推广“开网即查、随报随审”,依托“事业单位网上挂号处理体系”,完成申就事项受理、检查、核准、告诉、公告全流程线上处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数字吉林”建造布置要求,各市、县(区)与当地政务服务大厅对接挂号处理信息,打破数据“孤岛”。强化信息揭露力度,定时在市编办门户网站发布事业单位挂号公告、年度报告、挂号事项、监管状况公示等,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监督。
盯梢问效“制度化”。全方面施行“双随机、一揭露”监管,将事业单位法人挂号事项和年度报告悉数归入检查事项清单,及时来更新检查目标名录库和执法人员名录库数据,完善检查细则,依据事业单位挂号状况,每年年报完毕后,按3%份额进行随机检查和年报公示信息检查,检查进程和成果及时录入并公示。树立事业单位批阅和法人挂号联动机制,互通组织调整及挂号处理变化状况,凡法人挂号存在未尽事宜的,事业单位组织编制事项请求暂缓批阅。清晰事业单位吊销、整合时,按有关法律法规做好刊出挂号或刊出存案作业。(写稿人:初思宇 王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