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随时会“移动”的消防救援站,具有两辆消防车和15名训练有素的消防员。
“23·7”北京特大暴雨时,房山区十渡镇受灾严峻,由于地形较低,十渡消防救援站也被淹了,院墙坍毁,积水最高挨近一米七,淤泥也有一米多深,清淤作业一向继续到9月中旬。好在消防员们开着消防车提早撤离,及时进入村里进行备防,在暴雨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年进入“七下八上”主汛期后,消防员紧绷着弦,时间预备应对随同大雨而来的警情。“只需再有暴雨预警,咱们就酌情开着消防车搬运,一方面保存实力,一方面也能更及时地在现场救援。”十渡消防救援站副站长杨成龙说。
十渡坐落北京市房山区西南部,这儿山明水秀,是中国北方仅有一处大规模喀斯特岩溶地貌,被誉为“京郊小桂林”,一到节假日,有不少游客开着车来赏景玩水。
美丽的景色背面,也隐藏着易发的地质灾害。“23·7”北京特大暴雨期间,十渡曾产生山体滑坡,路面垮塌,连拒马河古河床上的巨石都被冲出来了,村庄堕入断水、断电、断通讯的地步。
上一年7月30日,正对着拒马河的十渡消防救援站,面临着巨大的检测。通过参议,消防站整体消防员分红两个车组撤离。
他们先前往平西抗日纪念馆与十渡镇政府集合,跟着雨势增大,平西抗日纪念馆开端进水,水位从小腿处敏捷涨到腰部。
消防员们赶忙帮忙镇政府搬运,安排人员分散、搬运重要物资,终究承认院内无人后,他们才撤离。由杨成龙带领的一车消防队员由于公路积水滞留在了京铁培训中心,在洪水涌进宅院前,他们将京铁一切作业人员搬运到了八渡中心卫生院。
脱离消防救援站的8天里,十渡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员们忙得不可开交。食物、药品、饮用水等物资在8月2日清晨抵达十渡火车站,消防员就连夜搬运,步行运送到暂时安顿点。他们每人每天要搬运2吨多物资,每天步行超越20公里的山路。“每在泥里挪一步,都觉得重得抬不起来腿。”杨成龙回想道。
2023年8月6日下午,一名困在十渡镇西太平村的孕妈妈向镇政府求助。接到救援使命后,消防员们护卫医护人员前往西太平村。天黑路滑,他们翻山前行,越过了160多个断路点。第二天清晨1点,步行6小时后,一行人总算抵达西太平村见到孕妈妈。8月8日,气候较为安稳,消防员替换护卫将孕妈妈送上了直升机。现在十渡消防救援站里还陈设着孕妈妈家人送来的锦旗,上面写着“鼎力相助情似海,忘我救助恩如山”。
上一年,由于缺少满足的卫星电话、发电机、备用电池,给对外通讯带来了困扰。本年汛期,十渡消防救援站现已装备上了1台卫星电线部电台。此外,消防站还储存着300多套救生衣,以及绳子、雨衣、雨鞋和头灯等防汛物资。“假如再建议洪流来,需求搬运分散乡民,咱们就给他们穿上救生衣,用绳子帮忙搬运,这回不必再忧虑物资缺少了。”杨成龙说。
消防员们忧虑消防站再被吞没,把一台发电机放到了镇政府,两台放在了应急保证中心,“这样分敞开,能够保证多单位的用电。”
他们将冲击舟放在了消防车的车顶。“最近一段时间暴雨预警一再,若需求,随时整车动身。”杨成龙说。
他还指着卫星电话介绍,“这些通讯设备,咱们也随车携带,备用电池都现已充好了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