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过去几年的发展中,露营似乎已经慢慢的变商业化,越来越昂贵,让人不禁质疑:露营还是那个露营吗?
1,2010年左右,想找一个露营小伙伴都不容易,很多人都不玩,不就是野炊过家家吗?又累又脏,而且吃不香睡不好。
2,2015年左右,身边的几个好友开始有了兴趣,我们大家一起出行,开着五六台车,带上五六个帐篷,连续露营三天三夜。
3,2021年,受口罩影响,所有人好像都开始玩儿露营了,装备也慢慢的变丰富,摩卡壶、柴火炉、隧道帐、半球帐、户外电源。。。
2022年,情彻底带火了露营,更准确的说,是精致露营。这是一种以舒适、便利、高品质体验为目标的露营方式。装备能自己买,也可以去营地,进行“拎包入住式”露营。
最近开车去了一趟青城后山泰安古镇,路两侧至少有50个营地,我突然意识到:
露营的倒闭潮似乎慢慢的变正常,原本露营就是一个崇尚自由的户外休闲旅游活动。现在很多人却非要到一些所谓的商业露营营地里去,不管是在山上、河边、湖边、草原上,哪里都可以露营,没有必要非得到营地去。
不久前曾有个报道说,北京郊区的露营地随便一个进去的门票就要花费200元以上,即使只是租个帐篷或简单做一些其他项目,花费也要高达几百甚至上千元。
再说很多商业营地都是私人经营的,占用了原本属于公共景色的地方,这样的行为是否合法?
以牧高笛为例,该公司的2022、2021、2020、2019年业绩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营收增长43%,利润增长71%,2022年营收增长未公布,但净利润增加120%,2022年净利润将达到13,300万至14,000万,同比增长120%。
这表明行业的利润上涨的速度远快于营收上涨的速度。这也非常容易理解,因为产品越来越昂贵,任何人都知道,对于任何行业而言,价格越高,利润越大。
以前大多数人使用的帐篷都是差不多的款式。而现在,一些极其复杂的帐篷也已经面世了,比如自动帐篷、一室一厅帐篷、三角帐篷(印第安帐篷)、隧道帐篷等
牧高笛最为经典的冷山系列现在都变得难以销售,销量比起公园帐篷要差很多,因为人们越来越追求高档次、高大上的装备,给人拍照留念的感觉,却远离了一个格外的简单直白的事实,那就是我们做露营时,真正追求的是自然、简单和舒适。
开始玩露营时,没有美丽漂亮的天幕,如果当时需要天幕的话,只需要一块矩形牛津布和四根杆子,用风绳将四角绑好即可。
同时,那时候根本就没有现在这么多大气的装备,只有塑料凳、床上小书桌和铝合金折叠桌。若需要烤架也格外的简单,就是一张铁网和几块石头,放在一起即可。
那时候没有4G、5G,没有大型手游,每个人晚上都会聚在一起聊天、喝酒、认识新朋友。虽然当时我们用的装备很简陋,但我们收获的快乐丝毫不亚于现在。现在很多人动不动就要带上几千上万元的露营装备,追求的已经不是自然、简单和舒适了。
当然,如何玩露营都没问题,只要我们能自己承受得起所要付出的一切,这就已经足够了。但我个人更喜欢原始的露营方式。在草地上躺一下午,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这才是露营的本质。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露营早已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一些露营文化浓厚的国家,许多家庭都有自己的露营设备,孩子们从小就开始接触露营。露营的目的不在于花费大量金钱,而是为了走进大自然,享受自然的美好景色。在湖边海边度过周末,这慢慢的变成了我们生活的一种常态。
然而,如今在社会化媒体上流传着各种精致的露营场景照片,这种表面上看起来十分美好的露营体验,却不一定具备野外生存必备技能。这种流行的露营方式更像是一种在社会化媒体上炫耀自己的方式,而非真正的露营体验。
有些人每天会去三个不同的露营点,每个露营点要开车一个小时、布置装备半小时、拍照两小时、收拾装备半小时,只是为了能在某本杂志上发表几张美颜照片。这些人会购买一堆看上去很漂亮但实际用处不大的装备,仅仅是为了追求短暂的虚荣感。
露营本身就是一种简单而美好的生活方式。露营并不是特别需要豪华装备,只需要找到一个安静、少有人迹的地方,借助遮蔽性好的帐篷、烤串、彩灯等道具,便可安放心灵,放松身心,摆脱城市喧嚣,享受宁静的夜空。然而,商家们却通过租赁地块、修建厕所、提供水电等措施来实现商业化的露营,让人们失去了原本的味道。
露营这个本来是可以随意畅想和自由驰骋的活动,但随着商业化和消费主义的逐渐蔓延,人们逐渐迷失了方向,变得盲目追求表面的美好和虚荣,而忽略了露营活动本身所追求的宁静和自然之美。或许我们应该重新审视露营这项活动,回归露营本身,寻找内心的宁静和美好。